•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牢记嘱托 奋力前进 >
数字乡村的山东实践⑤丨东阿:倾情讲述数字化的黄河故事
2021-11-03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 作者:编辑:李一立
  • 按语

    为充分宣传山东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数字农业农村建设重要部署,展示、推动“数字乡村”建设中智慧农业发展成绩和生动实践,总结、推广山东方案、齐鲁样板,山东省委网信办联合人民网山东频道策划开展“数字乡村的山东实践”网络主题宣传活动。

    水是聊城的灵魂,京杭的大运河穿城而过,为“水城”带来400余年的繁荣;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迹,黄河经东阿县蜿蜒向东,仿佛静静诉说“母亲”的回忆……变换时空,东阿阿胶、黄河鲤鱼、森林公园,一张张城市名片展现出“数字东阿”、生态东阿”新面貌。

    在东阿阿胶智慧工厂里,参观者戴上搭载5G网络的机械臂,就能远程控制车间机械手,体验熬胶、包装等生产过程……

    为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5G融合应用快速发展,在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和当地政府的扶持下,中药老字号开办了这家智慧工厂。

    数字化的生活方式倒逼商业模式发生深刻变革,产品到达顾客的方式以及顾客的反向定制方式都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东阿阿胶着眼数字经济,把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综合运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通原料、生产、营销全链路,线上线下相互融合,使产品和服务更好抵达消费者。

    数字化的探索,使得东阿阿胶将不再是一个封闭工厂,不再是4000名员工、700多亩土地的“孤岛”,而是破除了思想藩篱,跨越了物理界限的生态链接枢纽,其品牌生产力得以源源不断释放出来。

    10月14日,东阿县大桥镇绣青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黄河鲤鱼标准化养殖池塘内,十几万斤黄河鲤鱼在四条标准循环水养殖水槽里游弋。一条条肥硕的黄河鲤鱼不时跃出水面,发出泼剌剌的击水声……

    “这批鱼还有半个月就能出塘了,东阿黄河鲤鱼的价格常年稳定在每斤20元左右,按照今年市场行情,三年即可收回投资成本。有了这套循环水养殖系统,真正实现了高产高效,可以通过App查看养殖水体的pH、溶解氧、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指标,利用科技手段养殖黄河鲤鱼省心又省力。”合作社负责人刘磊说。

    数字赋能,东阿鲤鱼渐成产业,如鱼得水。

    除了阿胶和黄河鲤鱼,东阿还建设了东阿黄河国家水利风景区、洛神湖国家湿地公园、位山湿地公园、南水北调穿黄工程等生态景观,擦亮了油用牡丹等聊胜一筹“黄河牌”,打造了鱼山养心游、艾山牡丹游、曲山养生游的精品黄河生态旅游路线,打造黄河康养度假区,进一步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经东阿县长度约57公里,近年来,东阿按照“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指示要求,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首要任务。围绕“绿、水、洁”,突出生态保护,打造沿黄流域生态建设“先行区”。

    做好“绿”的文章。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大力实施国土绿化行动,新增造林绿化面积8万余亩,被国家林业局誉为“平原林业的一面旗帜”。建立了全国首个平原级黄河国家森林公园,目前公园森林覆盖率达72%,植物200余种,野生动物300余种。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试点工作通过省级验收。

    做好“水”的文章。山东省沿黄九市一体打造黄河下游绿色生态走廊暨生态保护重点项目开工活动,聊城分现场设在东阿沉沙池区生态修复提升项目现场。建设了洛神湖人工湿地公园和经济开发区人工湿地,完成了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及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工作,有效保障了赵牛河出境断面达标和全县水环境质量。

    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持续开展“清河行动”,县控河流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施沉沙池区水保项目与沉沙池防护林国土绿化项目,建立了位山湿地公园,使位山沉沙池区从旧日“风沙滩”变今朝“绿洲地”。

    做好“洁”的文章。以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深入开展扬尘、尾气、燃煤等专项治理,扎实推进“四减四增”专项行动。建立了黄河流域全国首个环境资源巡回法庭和全省首个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清理取缔散乱污企业261家、整顿提升151家。全县空气质量明显好转,连续三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2.5指标列全市第1位。总量减排任务全面完成。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0 www.jn001.com 联系电话:18605373500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